时间:2024-12-09 访问量:1390
寒风渐起,秋叶随风飘落,但博颂人从未停下学习的步伐。
经验分享论灼见,师者匠心促交流。为推动我校教师教学创新与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南京博颂学校有幸请到了南京市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副主任、江苏省特级教师陈林静老师莅临指导,于2024年12月6日下午在我校阶梯教室举办《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觉醒》的专题讲座。
南京博颂学校副校长何鸿兵校长、教务处刘韵筑主任、德育处秦子川和陈思思主任以及博颂小学部全体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活动由秦子川主任主持。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本次讲座活动拉开了序幕。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在下午的讲座中,陈特解析了新课标的要求,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帮助博颂人更好地理解了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觉醒的含义。
陈特以新课标对新教材“教学评”为切入点,强调了八个方面——核心素养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整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信息技术的融合、跨学科教学实践和传统文化的传承,接着围绕了“教师能给孩子们什么?”“教师能给自己什么”和“教师的幸福源于何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陈特以她独到的见解,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将八条指导意见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博颂人。
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活动应围绕核心素养开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内容的整合:教学内容应整合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结构化、模块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通过合作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应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合作、探究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信息技术的融合:教育人需要融入趋势,推动教育整体变革,构建富有选择、更有个性、更具挑战、更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
跨学科教学实践:教学应鼓励跨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传统文化的传承:教学应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通过古诗文学习、传统节日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古之学者必有师。”教师,应当具有高远的精神追求、高深的专业素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课堂教学所面临的最大“瓶颈”,不是专业知识问题,而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育策略的深度转型问题。博颂人必当顺应时代发展,契合新课改要求,立足于课堂,从“形”转,走向“心”转,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不断学习、创新、发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教育革故鼎新,教学迷途知返,教师需要自我革命,需要自我觉醒!